找到相关内容962篇,用时18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弥勒佛圣诞

    。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帝揭帝 般罗揭帝 般罗僧揭帝菩提萨婆诃   (赞偈)位居补处,万德周圆,龙华树下...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12473385.html
  • 生活中的智慧——《心经》导读

    行深般若波罗蜜”所修的般若行;“照见五蕴皆空”是修行般若的境界、任务;“度一切苦厄”是修行般若的效果。   整个佛法修行的过程不外乎境、行、...ldquo;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这是讲菩萨在无所得的甚深般若观照下所取得修行成果。修行成果是什么呢?心无挂碍,无...

    净慧法师

    心经|观音|观世音

    http://www.fjdh.cn/article/2007/04/2104388713.html
  •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四)A

    有少,有上中下──光赞、放光、道行」。   『智度论』所说的『般若经』,有上中下,也就是『光赞般若』、『放光般若』、『道行般若』。『智度论』又说到:「如小品、放光、光赞等般若波罗蜜,经卷章句有限有量...分 新译   十二会 二千颂 五卷 净戒波罗蜜分 新译   十三会 四百颂 一卷 安忍波罗蜜分 新译   十四会 四百颂 一卷 精进波罗蜜分 新译   十五会 八百颂 二卷 静虑波罗蜜分 新...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75240615.html
  • 《亲友书》略释(一)

    就是一辈子这么守戒的。法王如意宝说:“守戒中困难大,功德也会大,尤其对我们修行者,更应对困难不畏惧,一心誓守净戒。”  二者(修道的本体)分三:略说六波罗蜜;广说六波罗蜜;结尾赞叹。  初者(略说六波罗蜜):  施戒忍勇定,慧不可称量,  此能到应修,渡有海成佛。  此颂为略说六度。“施”指的是布施波罗蜜;“戒”指持戒波罗蜜;“忍”即为忍辱波罗蜜;“勇”指精进波罗蜜;“定”指禅定...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44943014.html
  • 祈竹仁波切答:女身可以成佛吗?

    心经〉中(注:法师乃指广本心经,见宋施护所译之〈佛说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观世音大士说:'若善男子善女人,乐欲修学此甚深般若波罗蜜法门者...',此经开示大乘的男女行者,若欲修证...

    祈竹仁波切

    狮吼棒喝佛教问答录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11474012980.html
  • 圆满布施度唯一以心为主

    说名为施度,以是施即心。”   一切所拥有的身、财、善根乃至布施的果报,无不诚心施舍有情,经中说这叫做布施度。因此,布施即是心(布施依赖于心)。   故修布施波罗蜜,现无财物可施于他,当由多门...

    益西彭措堪布讲授

    |六度|布施|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05/01125724297.html
  • 六度与生死轮回

    戒、定、慧三学是佛门修持者的途径,而大乘菩萨复于戒、定、慧之外加布施、忍辱、精进,合称为六度,亦称六波罗蜜。  波罗蜜是梵语(Parmita),义为到彼岸。过渡的人须乘舟筏横越中流以抵彼岸;学佛的人,在生死轮回的此岸,渡过烦恼的中流,到达涅盘寂静的彼岸。六波罗蜜就是舟筏,行六波罗蜜,就可渡过生死轮回的苦海,到达涅盘(Nirvana)——解脱的彼岸。  一、布施度(Dana——...

    宽严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63639770.html
  • 佛教法会种类(一)-拜千佛法会

    他。如何才能从烦恼的圈子里走出来呢?所谓“解铃还需系铃人”,惟有自己打从心里为他制造欢喜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 法会程序:   炉香赞—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般若心经—摩诃般若波罗蜜(三遍)—...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55854571.html
  • 佛陀的世界观

    佛陀的世界观  如清  许多人都说: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维护世界和平。很显然,许多人所所谓的世界,仅仅是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那么,佛陀认识的世界,又是怎样的呢?  佛陀在《心经》中说:“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意思是“过去、现在、未来的各位觉醒者,由于归依并且凭借自性寻求解脱,所以才能获得没有执着脱离贪求正确对待众生并使众生正确觉悟的如来境界。”佛陀在这里所说的世,...

    如清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514266871.html
  • 四摄法与菩萨道的关系—以《华严经·十地品》为主(下)

    如《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四○一—六○○卷》卷四三八:  菩萨求趣无上正等菩提时,为有情得利乐故,怜愍饶益诸天人故,是诸菩萨摩诃萨行菩萨道时,为欲饶益无量百千俱胝那庾多诸有情类故,以四摄事而摄受之,安立彼...正等菩提先学六种波罗蜜。复于有情或以布施、或以爱语、或以利行、或以同事而摄受之。既摄受已教令安住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既安住已解脱一切生老病死证得常住毕竟安乐。  菩萨若想于诸法不藉他缘...

    印彬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364269413.html